[新手專區] 手上有滿滿的全日空 (ANA) 哩程,但卻兌換不到機票!我到底該怎麼辦?

由於兌換機票所需哩程,僅為長榮航空 (EVA Air) 的60%左右,TripPlus團隊早期 (2015~2019) 大力推廣使用全日空哩程,取代長榮航空自家哩程,來兌換長榮航空的哩程機票:
甚至在2022年末的比較文內,全日空哩程雖然被指出具有各種缺陷,但是在所需哩程數量上,依然有著壓倒性的優勢:
即使不來弟近期大力提倡,把長榮航空哩程當作必備的工具,我今年依然用全日空哩程,兌換了好幾張機票,充分享受「成本低廉」的好處。這也難怪有許多讀者朋友,取得信用卡點數後,就全數轉入全日空帳戶,畢竟透過美國運通 (Amex) 的Membership Rewards點數系統,轉入全日空計畫時,並非即時到帳,如果沒有預先轉入點數,想要的機位就有可能被人橫刀奪愛。希望不要因為將點數轉入全日空感到自責,全日空的哩程計劃依然非常有競爭力,只是在大環境的轉變下,逐漸遠離部分朋友的需求。
細心的讀者可能早就發現,最近不來弟許多文章與影片,都以兌換「單程票」為主,這是因為「寒假」時期的機位,實在太過搶手,如果等到回程的機票開放兌換的時候,非常可能去程的機位已經被搶光。全日空計畫的最遠期訂票時間,為「當下+355日」,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哩程計畫來的短,又沒有辦法直接在線上兌換單程票(只能致電客服人員,而且收取與來回機票相同的哩程數字),想使用哩程兌換的話,要不是搜尋不到機票,要不就只看到去程釋出哩程機位,加上全日空計畫哩程的「三年後過期」的規定,相信這讓許多持有大量全日空計畫哩程的朋友進退兩難!因此這篇文章,不來弟正是希望可以幫助目前大量持有全日空哩程、卻難以用掉的朋友,有時候山不轉則路轉,換一個角度思考,往往就能夠走出新的一片天。
在沒有選擇的時候,勿堅持非兌換來回機票不可
全日空哩程計畫並非只能兌換來回機票,而是兌換單程的哩程機票時,依然收取來回機票的所需哩程,這讓使用全日空計畫哩程兌換單程機票時,變的非常不划算。快速比較一下,北美~台灣航線的「單程」機票兌換標準:
- 全日空:商務艙95,000哩,經濟艙60,000哩(單程機票仍收取來回機票所需哩程)
- 加拿大航空 (Air Canada Aeroplan):商務艙75,000~85,000哩,經濟艙50,000~60,000哩
- 長榮航空:商務艙75,000~80,000哩,經濟艙50,000~55,000哩
- 哥倫比亞航空 (Avianda LifeMiles):商務艙85,000哩,經濟艙40,000哩
- 聯合航空 (United Airlines):商務艙88,000哩,經濟艙38,500哩
顯而易見的,使用全日空哩程兌換單程機票,將會比其他競爭對手多花費8%~27%(商務艙)的哩程數。但請換一個角度思考,如果手上就只有全日空計畫的哩程,沒有其他任何類型的哩程/信用卡點數,硬是使用全日空哩程兌換「早鳥」機位,是否依然比使用現金來的划算呢?答案很有可能還是肯定的!(見下圖)
- 假設單程稅金(包含燃油附加費)為$150美金,因此發揮的價值為 ($3,570-$150)/95,000=3.6美分/哩,也就是說,每一個全日空哩程發揮了3.6美分的價值
雖然發揮的價值肯定不如使用競爭對手的哩程,但在「手邊只有全日空哩程」的情況下,3.6美分/哩的兌換價值,依然是不差的選項。請留意一件事,不來弟並非鼓勵採用全日空哩程來兌換單程機票!只是希望透過數字來澄清,這也是一個不會不划算的選項,依然可以將此納入考慮。玩「點數旅遊」的遊戲最怕人云亦云,有時候想開了,思路也就開闊了!
即使兌換單程機票,還是有機會取消,或是更改為來回機票
相信就算非常理性的思考,使用95,000哩兌換單程的商務艙機票,後續回程機位陸續釋出的時候(包含不來弟),心裡仍難免嘀咕,如果也能兌換在一張機票上就好了。這時候可以衡量已經兌換好的哩程機位,是否屬於非常熱門的日期,如果並非是非常熱門的日期,可以考慮將原本的單程機票取消,重新兌換來回機票。
為什麼這件事具有可操作性呢?因為原本的機位已經兌換好,而且已經出票完成,這時候退票(機位被釋出)的時間點,完全控制在手上,不來弟通常會致電全日空客服人員,讓他充分了解狀況,熟練的客服人員,會在哩程機位釋出的當下,儘快重新搜尋並協助兌換哩程機位,讓有效的哩程機位「暴露在外」的風險降到最低。不來弟甚至會挑選冷門的時段,進行上述作業,讓其他人搶到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,因此,實際上就是支付3,000哩作為手續費,以保留去程的哩程機位,相較於因為回程機位尚未釋出的關係,就大喇喇地使得去程機位讓每個人都隨時能預約來說,具有更大的可控制性。
如果上述流程順利完成,就等於得以使用98,000哩(商務艙)/63,000哩(經濟艙)的標準,兌換到來回機票,依然遠較其他競爭對手划算:
- 全日空:商務艙98,000哩,經濟艙63,000哩(包含3,000哩取消/更改手續費)
- 加拿大航空:商務艙150,000~170,000哩,經濟艙100,000~120,000哩
- 長榮航空:商務艙150,000~160,000哩、經濟艙100,000~110,000哩
- 哥倫比亞航空:商務艙170,000哩、經濟艙80,000哩
- 聯合航空:商務艙176,000哩、經濟艙77,000哩
更有甚者,即使沒有真的要搭乘回程航班,機票取消後,重新兌換加入回程航段時,可能也是節省哩程的好辦法!為什麼呢?這是因為全日空計畫哩程機票的計價方式,是「去/回程」分別計價,例如去程商務艙+回程經濟艙(此段不一定要搭乘),需要的哩程數量僅為:
- (95,000+60,000)/2=77,500哩(如下圖)
即使考慮退票成本3,000哩,總共81,500哩的成本,依然節省了14%,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差距也隨之縮小。
這個方法最大的風險是:如果原本預訂的日期非常熱門,很可能會有使用該航班自家哩程(例如長榮航空哩程)的消費者正在「候補」。將原有機票取消的時候,哩程機位非常可能不再釋出,而是會優先提供給使用長榮航空哩程候補的旅客!因此不來弟想再次提醒,採取任何動作之前,請務必謹慎衡量當天的機位熱門程度,以及機位銷售狀況,如果是連假前夕的週末,亦或是長榮航空官網顯示機票已經接近完售,這時候就很不建議賭一把。
山不轉則路轉:以「環球機票」取代「來回機票」
還有一種不來弟經常聽到的情況是:可以找到去/回程(之一)的直飛哩程機位,但是另外一個單程怎麼找就是找不到!其實可以這樣想:按照全日空計畫的來回哩程機票路線規則,北美~台灣的航線中,只能兌換「跨太平洋」的航班,以洛杉磯~台北航線為例,僅剩下:
- 洛杉磯~台北直飛(長榮航空)
- 途經東京轉機(聯合航空/全日空)
- 途經首爾轉機(聯合航空/韓亞航空)
- 途經舊金山轉機(聯合航空)
註:目前途經中國轉機(北京、上海)的航班,仍在逐漸恢復中,暫不計入。
山不轉則路轉,如果跨太平洋航線找不到可以使用哩程兌換的機位,改走歐洲/中東,可能也是很好的想法!只要採用「環球票」的兌換標準(如下圖),就可以突破全日空來回票的路線規則,全世界都亂飛!等等….不來弟當然不是鼓勵大家都如同主編Randy一樣,選擇最長路線飛行,而是在手上有哩程,然而就是沒有「直飛」的哩程機位的情況下,放棄兌換來回機票,反而兌換環球機票,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案。
當我們把環球票也納入考慮的時候,台灣~北美之間的可用路線,就瞬間增加不少(如下圖)!
「星空聯盟升等」可能也是一條出路
萬一真的都沒有可以使用全日空哩程兌換的機位,由於航空公司開放給「哩程升等」的機位數量,通常比較充裕,因此可以直接聯繫長榮航空(或是想要搭乘的航空公司),詢問是否可以使用「哩程升等」。
全日空哩程計畫兌換北美~台灣直飛的長榮航空升等標準為:
- 北美西岸航點~台北,單程經濟艙「B艙」升等商務艙,為34,000哩
- 北美東岸航點~台北,單程經濟艙「B艙」升等商務艙,為36,000哩
雖然目前長榮航空符合星空聯盟升等資格的子艙等(最低價為「B艙」)要價不菲,洛杉磯~台北航線要價接近$2,000美金,可說是口袋失血嚴重(哭)….但是如果真的到了一定要取得商務艙機位的「危急存亡」關頭,能省一分錢就是一分錢!將全日空哩程使用於星空聯盟夥伴航空的升等,依然是值得考慮的選項。
YouTube 頻道(點我):週週更新,讓你用簡單的方式瞭解航空哩程及信用卡點數世界。
粉絲專頁(點我):定時幫大家整理信用卡/哩程相關的好康資訊,記得按讚追蹤。
北美華人哩程交流討論(點我):歡迎對哩程/點數感興趣的新手高手一起加入來討論。
:規劃點數旅遊、找尋最佳點數信用卡及購買官方點數。
貼心小提示:Trip+ Blog 作者群會盡力維持文章內容貼近真實情況,不會刻意使用極端價格/案例比較。然而,我們並無法保證內容的時效性與正確性,活動/促銷時效與內容以主辦機構為準,讀者採取行動前務必須重複檢查。